本辖区内的著名政治家有黄帝、贾谊 ,革命烈士有杨体锐、司军三,军事家有雷英夫、陈书山,科学家有郭灿若、高云峰、李小建,政界精英有乔连升、贾杰、王如珍、原建国、吉炳轩、许前飞,书法家有王铎,作家有李凖,戏曲表演艺术家有李金枝,著名人物有朱军,爱心人物有许北鼎,老红军有何玉珍,台胞有靳天锁等。
黄帝 姓公孙,名轩辕,据传出生于孟津平逢山(横水镇张庄村)。《史记·五帝本纪》称其“生而神灵,粥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由于蚩尤作乱,而炎帝神农氏被打败,黄帝领导众诸侯开始与蚩尤进行长期的战争,终于平定天下,建都立邦,兴文偃武,建章立制,成为中华文明的开创者,故黄帝被尊为五帝之首。黄帝创立分州封建、设井立市、婚姻、历法、度量衡制度。劝课农桑,发展经济,发展文化,黄帝把自己部落的文字认真整理,并推行天下。发明了墨砚,著文于竹帛,卷而藏之,则谓之书籍。黄帝用音乐以教化天下。《咸池》和《云门》就是黄帝的宫廷乐舞。《史记·封禅书》曰: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 荆山,又名荆紫山在横水附近,现仍有古荆庙遗址存在,黄帝在此铸鼎,并崩于此,葬于此。《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孟津县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谥文安,会盟镇老城村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授东阁大学士次辅。清顺治三年(1646年)授管文院学士、礼部尚书,四年(1647年)授殿试读卷官,六年(1649年)降为礼部右侍郎。明清均加授太子少保、少傅衔。王博学好古,精史学,尤善书画,名重当代。其书宗二王(晋王羲之、王献之),造诣很深,真、草、隶、篆,诸体皆能,尤以行草为优,传世作品甚多,有神笔王铎的美誉。其书结体险峻,磅礴惊人,运笔酣畅沉稳,韵味隽永,达到了点撇横竖,精巧神奇,开合纵横,风采动人的艺术境界,一改明代书坛多柔媚少刚健的萎靡风气,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
杨体锐 (1892~1913),字姿英,班沟村人。曾就读于河南陆军小学,1911年,加入秦陇豫复汉军,任模范团大队长。二次革命爆发,任河南讨袁豫西民军司令,奉命回河南策动驻扎在豫西的镇嵩军起义。杨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汴(开封)、洛(洛阳)、陕(陕州)、潼(潼关) 等地活动。杨在洛阳赴孟津途中不幸被捕。1913年8月4日,张镇芳下令杀害了杨体锐。他在给祖父的遗书中说:“孙未得为国杀贼,又被贼捕,死不足惜,家中万勿过于哀痛。人固有一死,此死固孙所乐。”苗培成为杨体锐题“永鉴丹忱”,冯玉祥题“碧血丹心,杨体锐烈士千古”。2002年,杨体锐烈士故居被定为青少年成长教育基地。
郭灿若(1895-1950年),平乐人,是平乐正骨的第五代传人,自幼随郭聘三学医。民国期间在平乐行医,他医德高尚,造福乡里,仁心妙术,悬壶济世,治病手术处置费全免,患者提来的礼物除少数农产品外其他一律不收。民众曾为其在平乐东门外树碑表彰(碑题:大国手
高云峰(1906-1976年),女,
司军三(1907~1932) 乳名天赐,学名兰堂,送庄镇营庄村人。20岁入黄埔军校江苏分校,1926年在冯玉祥部队当中尉,参加北伐,经孟津陈宝中介绍加入共产党。1930年中原大战时在博爱冯军七十五师,发动建立红军二十五军,任军长,起义失败后,于1931年被党组织安排在北京大学领导学生运动,被以“赤色分子” 罪逮捕,出狱后又在天津一家报馆当主编。1932年,在杨震成部队的马责宛师当教练时,率500名骑兵起义,遭国民党军队围追,胸部中弹,牺牲于陕甘交界处的成县,年仅25岁。
何玉珍 (1917~2012),女,四川省南江县人。1930年2月参加红军,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当卫生员、宣传员。1931年随部队南北征战,多次参加战斗。1934年10月随部队参加长征,曾2次爬雪山,3次过草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组成了西路军,何玉珍被编入西路军妇女独立团一营一连一排任排长。1937年1月妇女团被敌人围困在高台县城,天寒地冻,敌众我寡,经过女战士七天七夜的苦战,弹尽粮绝,她和部分战友边打边退,退到没有人烟的祁连山里,吃树皮和草根,她和5位战友同时被俘,在国民党西宁市监狱—西宁毛纺织厂被迫劳动。在此期间曾3次逃跑均被抓回,受尽了国民党兵的毒打和折磨。后被河南籍流落在西宁市的铁匠张荣先冒死相救,逃出火坑,并与其结为夫妻。青海解放,任西宁市巷明街人民代表、妇女代表。1951年随夫张荣先回到常袋乡石碑凹村居住,并任生产队队长、大队妇联主任。1978年后享受复员军人待遇。1995年享受西路军红军待遇。2012年3月逝世。
乔连升 (1918~1984),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太岳分校和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华北军政大学任教员、大队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高级步校,中共中央马列主义学院第一、二分院任大队长,教研室主任、副秘书长等职。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先后任秘书室主任、党委副书记。1979年后,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等职。1984年逝世。
雷英夫(1921—2005年),白鹤镇雷湾村人。1935年在洛阳中学读书时,参加过响应“一二·九”学生运动的活动。1937年到西安祥寿裕布庄当学徒,1938年1月,参加山西新军教导师,任军士2团7连指导员,5月任八路军晋西南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宣传员,6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南方军事组成员、军委总参谋部科长、作战部资料研究室主任、叶剑英军事秘书、《解放日报》副刊编辑,北京军调部处长、华东野战军10纵29师团参谋长、福州军管会军事部长等职。曾参加莱芜、泰安、宛西、宛东、睢杞、淮海、上海、福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周恩来军事秘书、顾问,中央军委作战部一局副局长兼总参作战室主任,中央复员委员会和兵工委员会秘书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1961年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他文韬武略兼备,理论实践能融,是一个精确算出美军在朝鲜战场登陆时间和地点的中国人,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洛阳才子”。
贾杰 1922年5月出生,城关镇李家窑村人。1937年12月,在洛阳县关林小学加入共产党。1941年在洛阳明德中学读书时,因县委被破坏,失掉组织关系,1948年9月在华北局重新入党。1947年2月3日进北平,先后在中央统战部交际处、全国政协筹备交际处、政务院办公厅任秘书。1952年后,历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秘书、科长、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书记。
李凖(1928—2000年)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麻屯镇下屯村人。原名李准,曾用名李铁生,中共党员。1949年后历任河南省文联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河南分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第五届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常务理事,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小康人家》《耕云播雨》 《龙马精神》 《大河奔流》《荆柯传》 《双雄会》 《失信的村庄》《大漠紫禁令》 《清凉寺的钟声》 《老兵新传》(建国十周年优秀影片,莫斯科电影节银质奖) 《李双双》(第2届百花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故事片奖) 《牧马人》(1983年第六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高山下的花环》(第五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黄河东流去》1985年获茅盾文学奖。
靳天锁,(1929—2003年),学名茂宣,号梅丰,字慧光。会盟镇靳家村人。自幼辍学,19岁外出谋生,流浪开封时当兵,后漂泊台湾。到台后省吃俭用,艰苦创业。1987年10月在台湾省南投县南浦里买了约
许北鼎 1932年生,孟津县城关镇牛步河村人,1997年从河北邯郸“峰峰矿务局”退休回到家乡,时逢修建高速路洛孟连接线,他开始义务给工地干活的人送水。并购置了车辆常用维修工具,为过往路人和司机提供自行车修理、汽车加水等服务,并义务担当公路护桥员和校外辅导员。许北鼎老人帮助过许多遇到困难的路人和乡邻,大家在留言簿上写满了感激之言,在他担任校外辅导员的学校,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雷锋爷爷”。由于每天送水要往返村子和工地好几里路,他就租下路旁苹果地一角盖起了免费茶水站。此后十二年如一日,默默地为路人免费提供开水,甚至过往司机提着水桶,为汽车加水,老许也热情地打开水龙头为他们接水。2010年2月被评为“温暖2009感动河南十大爱心人物”。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专程从北京飞抵郑州为许北鼎颁奖;2010年7月中央文明办解读文明城市洛阳采风团做客孟津县许北鼎免费茶水站,品尝甘甜茶水,听取动人事迹。
王如珍 1942年12月生,女,会盟镇人。198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程师。1968年5月任河南宜阳油泵厂技术员,河南省洛阳地区机械局技术员、重工业局机械科科长。1983年12月任洛阳地区工业局副局长、局长。1984年9月任洛阳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1986年2月任中共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副书记、三门峡市市长。1990年7月任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1995年10月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3年3月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2004年3月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新合作商贸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陈书山 1943年12月出生,城关镇贾滹沱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61年7月参军入伍,历任一军六团战士、排长、政治处秘书、军政治部干部处干事。1969年11月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干部任免处干事。1972年5月,任总政治部干部第二任免处干事。1985年5月任总政治部干部福利处副处长、处长。1988年10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9月总政治部干部福利处更名福利局,任局长。1994年8月,任西安政治学院副院长。1996年7月,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
原建国 1951年4月出生,城关镇长华村人。硕士学位,中共党员。1969年1月入伍,在解放军高炮67师当通讯兵。1971年4月复员,分配在郑州市电信局工作,任郑州市电信局宣传科科长。1990年调河南省邮电管理局工作,先后任河南省移动通信局副局长、局长,河南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期间在郑州航空干部管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并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硕士学位)。1999年中国电信体制改革,任河南省移动通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先后被选为河南省党代会代表、省人大代表,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劳动模范。2010年4月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吉炳轩 1951年11月生,会盟镇扣马村人。现任十七届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2年4月任孟津县朝阳乡党委书记;1984年4月任中共偃师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偃师县委书记;1987年5月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1987年7月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1990年12月任中共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1991年12月任中共河南省新乡市委书记;1993年5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95年7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1998年9月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01年8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003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2005年12月~2008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2008年4月任黑龙江省委书记。2008年5月9日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吉炳轩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
李小建 1954年出生,城关镇狮子院村人。河南财经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1982年1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专业。1986年入南开大学学习,1988年考取澳大利亚政府奖学金赴澳学习,1990年6月获南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培
许前飞 1955年10月出生,1978年3月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5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1988年获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国际法学系教师,国际法学系副主任、教授。1996年11月任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2003年任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2007年5月任海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2007年12月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2008年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李金枝 1963年11月生,女,河南孟津县老城村人,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员,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74至1980年,在洛阳戏曲艺术学校学习;1980至1990年,在洛阳地区豫剧二团任演员;1991至今,在河南省豫剧一团任演员。主攻闺门旦、青衣。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优秀专家。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金奖、“香玉杯”艺术奖、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者。主演剧目《泪洒相思地》、《魂断上河图》、《风流女人》、《王屋山下》等。
朱军 1964年生,平乐镇朱仓村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1981年参军,1985年进入甘肃省曲蕊团、1988年加入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1991年进入甘肃电视台,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